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2 20:46:16
2025年4月22日,現貨黃金首次突破3500美元/盎司,從3000美元到3500美元僅用39天。金價飆漲背后有四大推動力,其中包括特朗普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和全球央行購金熱潮。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王永中稱,黃金牛市反映出美元已經不行了。分析人士認為,全球金融體系轉變,美元霸權地位受挑戰。
每經記者|蘭素英 鄭雨航 每經編輯|高涵
黃金價格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攀升。4月22日,現貨黃金首次突破3500美元/盎司。
金價從最初35美元的起點走到1000美元,用了大約38年。從1000美元到2000美元,國際黃金市場“走”了12年。此后,這一進程不斷加快,四年半便到達3000美元的里程碑,而從3000美元到3500美元的突破則僅用了39天。
本輪金價加速上漲的背后,至少有四大推動力:其一,特朗普政府揮舞關稅大棒,加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其二,全球央行持續的購金熱潮;其三,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其四,美聯儲獨立性受威脅。
隨著金價的飆漲,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開始猜測,長期以來以美元為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是否出現了更深層次的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大宗商品研究室主任王永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指出,黃金的牛市就是因為美元已經不行了。“鑒于特朗普上臺后的一系列政策,全球對美國的信心正在明顯受損。”
GoldTelegraph分析師Alex Deluce近期就撰文表示,全球金融體系發生轉變,舊秩序正在開始崩潰。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不再是那么不容置疑的了。
1971年8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脫離金本位制,這一事件標志著黃金價格從固定制向浮動制的轉變,并首次被國際市場記錄和交易。當時,金價定為35美元/盎司,這一價格成為了黃金交易的起點。
從這一起點到突破1000美元/盎司大關,國際黃金市場用了大約38年。2007年8月,美國次級房貸市場“爆雷”,危機隨后蔓延到信貸市場,許多金融機構和客戶損失慘重,逐漸演變成全球性金融危機。2008年3月,貝爾斯登這個百年投行幾近崩潰,摩根大通宣布以每股2美元,總計2.362億美元的超低價進行“救助式收購”。金融市場震蕩,金價應聲上漲并突破1000美元/盎司。
而從1000美元到2000美元,國際黃金市場又“走”了12年。2020年8月,在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下,金價突破2000美元/盎司大關。
此后,這一進程不斷加快,四年半便到達新的里程碑:2025年3月14日,金價突破3000美元/盎司大關。值得注意的是,從2500美元迅速上漲至3000美元僅用了210天,遠快于此前平均需要1700多天才能達到500美元的漲幅。
到2025年4月22日,金價再漲500美元,一度跨過3500美元大關,這一次,則只用了39天。
與此次黃金大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股債匯“三殺”。數據顯示,今年4月1日至21日美股收盤,美元指數累計下跌5.57%,標普500指數下跌8.08%,10年期美債利率上升21個基點。據中金公司,從1971年1月到現在,美國股債匯同時出現明顯下跌的月份只有6個,如果4月美股、美債、美元不再大幅變化,2025年的4月將是1971年以來第7個單月美國股債匯都出現明顯下跌的月份。
此番黃金大漲的背后至少有四大主要因素。
首先,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
據央視新聞,美國政府近期頻繁揮舞關稅大棒,引發國際社會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普遍擔憂。路透社分析,投資者買入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從而應對美國政府一系列貿易政策引發的不確定性。
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特朗普反復無常的政策和言行正在侵蝕全球市場對美元的信任,金價的大漲正是這種不確定性的體現。
“全球金融壓力是真正的驅動因素,”High Ridge Futures金屬交易總監David Meger表示,“隨著關稅緊張局勢持續升溫,我們繼續看到金價作為避險資產上漲。”
Meger強調,“有時會出現回調和獲利了結,但我們仍然相信,基本趨勢是橫盤整理,并最終走高。”
第二,全球央行持續的購金熱潮。
近幾年來,全球央行逐漸成為黃金市場的一大參與方,成為金價上漲的重要推動力量。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對比2022~2024年和2019~2021年的年均黃金需求增量,全球黃金總需求增長了115.2噸,其中全球央行的購金需求增長了621.7噸,遠遠超過需求總量的增長。
2022年,全球央行購金數量大幅增加,累計達到1136噸,創55年來的紀錄新高,2023年累計購買1037噸,2024年為1045噸,購金量連續三年超過1000噸。
據海通證券2025年2月的一份報告,從結構上來看,中國、土耳其、波蘭、印度、新加坡、中東經濟體、俄羅斯等央行是購金需求的重要來源。
官方儲備資產數據顯示,2025年3月末,中國官方黃金儲備為7370萬盎司,較上月末增加9萬盎司。目前,中國央行已連續5個月增持黃金。
圖片來源:海通證券研報
第三,市場對美國衰退擔憂加劇。
受美國關稅政策沖擊,市場對美經濟衰退擔憂加劇,傳統避險資產美國國債又大幅震蕩,不少投資者將眼光投向黃金。
高盛最新報告對美國經濟前景發出嚴峻警告:美國經濟今年將逼近零增長,通脹將大幅走高。
根據高盛預測,即使沒有額外關稅,美國有效關稅稅率仍將提高約15個百分點,這將導致美國GDP增速從2024年的2.5%急劇下降到2025年的0.5%(按季度同比計算)。高盛稱,雖然不至于引發完全衰退,但經濟增長將顯著放緩。報告顯示衰退風險仍然存在,未來12個月內美國經濟陷入全面衰退的概率高達45%。
美國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有約42%的基金經理看好黃金,認為黃金將是2025年表現最佳的資產,高于3月份的23%。調查還顯示,在過去兩個月里,投資者撤資美國資產的數量創下歷史新高,73%的受訪者表示“美國例外主義”已經達到頂峰。
第四,對美聯儲獨立性和未來貨幣政策方向的擔憂。
美聯儲政策走向仍是市場關注焦點。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炮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要求其立即降息。此舉被視為威脅美聯儲獨立性,導致美元下跌,并激發避險需求。
新加坡華僑銀行有限公司策略師Christopher Wong指出,如果美聯儲的公信力受到質疑,可能會侵蝕市場對美元的信心,并加速資金流入包括黃金在內的避險資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74580592
由于美國股債匯市場的持續動蕩和國際金價的不斷飆升,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開始猜測,長期以來以美元為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是否出現了更深層次的問題?
王永中對每經記者表示,39天(金價)增長500美元,說明由于美國內部的混亂,尤其是特朗普上臺后的關稅政策以及對美聯儲的干預,投資者對于美元本身的信心在明顯下降。
他解釋稱,通常來說,黃金作為一種“實物資產”,升值的速度不會有如此之快,因此,這次黃金的快速升值,體現出美元才是最大的問題。“由于美國政府債務快速攀升、國內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美國國債的安全性和收益率問題日益突出,各國央行對黃金等避險資產的投資需求大幅增長。”他強調,如果特朗普的政策繼續對美國經濟形成大的破壞的話,持有美元的收益還將持續下降,美元還將持續貶值,黃金會繼續漲。
王永中進一步分析稱,黃金牛市不是直接作用于瓦解美元霸權,而是讓其他貨幣相對更強了。資金從美國流向德國、日本等其他國家,隨之而來的是歐元和日元升值,這就是特朗普目前的政策導致的結果,體現了全球各國/地區對美元儲備體系的擔憂。
他認為,如果美國繼續保持高關稅政策,美國的利差又大幅削減的話,那么其他國家可能不需要那么多美元,美元的國際地位可能會發生進一步削弱。特朗普上臺后的一系列政策,是全球對美國、美元信心的一個大的轉折點,“目前來看,全球對美國的信心正在明顯受損,即便未來新的(美國)總統上臺,這種信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修復。”
GoldTelegraph分析師Alex Deluce近期就撰文表示,全球金融體系不僅在發生轉變,而且舊秩序正在開始崩潰。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不再是那么不容置疑的了。
Deluce表示,僅在過去一年,在創紀錄的央行黃金購買的推動下,美元對黃金的購買力下降了35%以上。這不是趨勢,而是一個信號。Deluce認為,“我們眼下見證的不是美元的終結,而是其霸權地位的終結。”
過去幾十年,美國國債一直是全球金融的基石,被投資者和機構視為終極“避風港”。如今,這種說法正在瓦解。“現在正面臨流動性危機,”資產管理公司VON GREYERZ合伙人Matthew Piepenburg稱,“根本沒有足夠的潤滑劑來維持這個體系的運轉。”
Piepenburg認為,美國即將超過37萬億美元的聯邦債務正在葬送美國經濟。“當被如此巨額的債務掩埋時,誰也解決不了流動性危機。”他補充稱,這就是為什么黃金正被全球央行悄悄地重新貨幣化,不是作為避險工具,而是作為基礎儲備資產。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55477356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