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12-31 09:42:24
年末上海地王頻出,火爆的土地市場和土地供應緊張不無關系,未來五年上海新增建設用地只有約60平方公里,大概三年就可以消化完了。
每經編輯|王浩也
你注意到沒,上周上海發布了一份很長,但每個字都挺重要的文件。
文件全名叫《中共上海市委關于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文件全文公布后,邦爺發現里面“十三五期間逐年減少建設用地增量,規劃建設用地總量實現負增長”這句話涵義很深:這意味著,到2020年上海會死守“3185平方公里”這條紅線(比原來的規劃目標,減少了41平方公里!),未來五年上海新增建設用地只有約60平方公里。
平均下來,每年只有12平方公里新增用地。按照歷年情況,60平方公里的新增建設用地大概三年就可以消化完畢了。
上海年末土地市場“發燒”
這么大的刺激存在,上海土地市場成交能不火爆?而且尤以年底最甚。
12月17日,中鐵建就以38億元摘得奉賢區南橋鎮一宗純宅地,碧桂園也以4.16億元在奉賢區南橋新城拿下一塊商住地。
23日,碧桂園、東原、平安聯合體則瞄上奉賢區南橋新城的純宅地,并以23.1億的價格成功拿下。
24日,碧桂園又以2.71億元成功奪得臨港泥城社區DE06-L-1商住地塊。
至此,上海2015年度推向市場的土地已經接近尾聲。而這,只是2015年上海土地市場的冰山一角。
上海資深地產人孫華良就說:“上海現在普遍出現‘面粉比面包貴’的現象,土地價格的漲幅大大超過大家的預期。上海作為一線城市,房企進來,至少目前看來還是比較樂觀的,所以有的看不懂價格也敢拿。”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市場火爆也可能是房企本身“有錢任性”。
克爾瑞上海區域總經理李振宇則認為,房地產開發企業獲得授信、融資的渠道更廣泛,獲得資金的成本更加低,獲得資本的規模更加大。傳說中的有錢買、買、買,可能就是這樣。
不過,在數據方面,今年上海土地市場不論是在出讓幅數、面積還是金額方面,較去年都有所下降。上海鏈家研究部總監陸騎麟認為,導致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今年土地供應相對減少,但是高溢價地、區域地王的出現可以佐證土地的品質是不錯的。
但從目前來看,上海土地的供應量會越來越少、計劃供應的土地也會越來越少,而且一線城市的需求本來就比較旺盛,所以上海土地熱情估計只會越來越高吧。
熱度依舊,買地要看準下手
邦爺注意到,上海在“十三五“規劃建議里將2500萬人口作為長期調控目標,韓正市長更是直言,要守住常住人口規模底線。
上海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共2301.92萬,也就是說,4年中上海人口增加了123.76萬人。而要守住2500萬人的底線,就意味著未來幾年內,上海的常住人口增加,不能超過74.32萬人。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人口的控制,未來人口壓力將不再通過中心城區或者現在的上海來進行承擔,而是將人員往外圍新城引導,比如說臨港新城。
因此新城區域將無疑是上海城市建設和人口導流的關鍵潛力區。與此同時,如果要保證上海本來就不多的供應量,那么就必須要考慮建設用地面積。盤活存量最主要的是對原本的工業地產進行相應的盤活,所以預計未來上海對于工業地產盤活的速度也會加快。
所以啊,邦爺想說,至少明年在大形勢下土地市場沒有減弱的可能性,各位開發商童鞋得看準方向下手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