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資產回報率僅1% 奇瑞重工遭國資股東掛牌80%股權

      2014-07-29 00:28:2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奇瑞重工80%股份正被掛牌轉讓,掛牌起始價合計約27.84億元,這意味著奇瑞重工多位股東希望退出奇瑞重工。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飛軍 發自廣州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胡飛軍 發自廣州

      2011年高調進軍機械重工行業的奇瑞重工,曾在2011年立下千億元銷售收入的 “十年規劃”。但僅僅過了3年,其股東卻準備將奇瑞重工80%股權轉讓出去。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安徽長江產權交易所公告顯示,奇瑞重工80%股份正被掛牌轉讓,掛牌起始價合計約27.84億元,這意味著奇瑞重工多位股東希望退出奇瑞重工。

      奇瑞重工在短短3年時間內從無到有,農業裝備、工程機械、工程車輛和海洋裝備等資金密集型業務板塊都有涉及。而在去年6月,奇瑞重工擅自占用吉林省四平市農村集體耕地199.6畝未批先建被國土資源部通報,且奇瑞農機“質量門”也屢屢爆出。業內人士認為,在農機行業產能過剩初顯之下,國家對農業補貼管理趨嚴,奇瑞重工“砸錢”急速擴張、資產回報率太低等是其股東急于退出的原因。

      80%股權謀求轉讓

      資料顯示,總部位于安徽蕪湖的奇瑞重工成立于2011年6月,與奇瑞汽車均為奇瑞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控股)旗下的獨立法人企業,是“大奇瑞”在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礎上,意圖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板塊。奇瑞重工是奇瑞控股的八大板塊之一,公司業務涵蓋了海洋裝備、工程機械、專用車輛、農業裝備等多個領域,注冊資本3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查閱安徽長江產權交易所公告發現,對于這家成立3年發展迅速的公司,相關股東正在謀求轉讓股權。

      掛牌公告顯示,奇瑞重工的股東分別為:持股46%的蕪湖市建設投資公司、持股30%的奇瑞控股、持股20%的蕪湖瑞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持股4%的蕪湖遠大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其中,除蕪湖瑞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外,在奇瑞重工持股比例達46%的蕪湖市建設投資公司、30%的奇瑞控股以及4%的蕪湖遠大創業投資公司三大股東均有意出讓所持公司股權。

      上述奇瑞控股等三大股東的轉讓股份占奇瑞重工全部股權的80%,掛牌分為2個標的,分別為公司30億股中的18億股股份和6億股股份,對應掛牌起始價分別為20.88億元、6.96億元,合計約27.84億元。

      公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末,奇瑞重工總資產為93.9億元,總負債為57.9億元,凈資產36億元。而在評估基準日(2013年12月31日),奇瑞重工經評估的凈資產賬面價值為30.1億元,評估價值為31.5億元,溢價4.65%。

      苦心經營3年、擴張迅速的奇瑞重工,目前遭遇股東退出的局面,引來市場關注和質疑。

      誕生于2011年6月的奇瑞重工,將“精準農業”作為重要突破口,據2013年1月12日《蕪湖日報》報道,奇瑞重工的遠景目標是成為全球知名的機械裝備主流品牌,并制定了“三步走”戰略規劃:到2015年,成為國內知名的裝備制造商,實現300億元銷售收入;到2020年,成為國際知名的裝備制造商,力爭實現1000億元銷售收入,四大業務進入國內前三位,部分業務實現國內第一目標;在此基礎上,再用5~10年時間,將奇瑞國際重工打造成世界級機械裝備主流品牌。

      然而,在行業產能過剩,國家對農業補貼政策管理趨嚴之下,奇瑞重工上述千億計劃恐難實現。

      業內人士認為,奇瑞重工在3年之內擴張速度太快,鋪的“盤子”太大,在行業產能過剩、競爭激烈之下遭遇到困難,這是其股東謀求退出的主要原因。

      “奇瑞重工是一個新加入進來的農機企業,它發展很快,但是資產回報率太低了。”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公告顯示,奇瑞重工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38.6億元,凈利潤9066萬元,總資產87億元;而201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1億元,凈利潤僅為1520萬元,凈利潤增速下滑明顯,2013年資產回報率僅為1%,2014年上半年資產回報率僅為0.2%。

      否認股東“不看好”

      “到行業一了解就知道,奇瑞重工發展太快了,實際上市場需求沒有想象中那么大,農機更新換代等也都有個過程。”上述資深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而且,奇瑞重工在擴張過程中已經暴露過一些隱患。2013年4月,奇瑞重工在東北圈地建產業園未批先建被國土資源部通報。國土資源部公告顯示,奇瑞重工未經批準,擅自占用吉林省四平市鐵東經濟開發區山門鎮塔山村集體耕地199.6畝進行建設,其后四平市國土資源局對奇瑞重工違法圈占的121.46畝土地作出行政處罰,責令該公司退還違法占用的土地,并處罰款48.6萬元。去年6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曾報道,奇瑞重工農機在河南、內蒙古及安徽等地被指頻頻出現質量問題。

      面對來自業內的質疑,奇瑞重工新聞發言人之一劉翠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并非大股東不看好,而是政府這塊的資金原來就用來想孵化產業,非常重視農業機械,發展了3年,目前來看企業創業發展已經初步具有一定規模了,所以國有資本希望適時退出股份,引入產業投資和股權投資資金,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機會”,“我們是希望引入產業資本和股權資本,給企業一個更好的平臺,對其進行轉型升級,而且不改變企業注冊地,依舊在蕪湖”。

      中投顧問機械行業研究員段嘉宣則對記者表示,安徽省國企改革已經進入關鍵階段,地方國企股權調整、戰略重組、業務整合等諸多工作逐漸鋪開,奇瑞重工股權出售正是地方政府國資改革的重要標志,或是為了謀劃裝備業的改造升級。

      此前將奇瑞重工列入八大板塊之一的奇瑞控股,也打算將奇瑞重工剝離。“奇瑞控股此前也是配合地方政府孵化產業,并且共享上下游資源優勢,現在退出主要是想聚焦發展乘用車板塊。”劉翠平說。

      農機補貼趨嚴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業內人士坦言,近年來農業機械行業利潤下滑較大,國家對農機補貼審計監督力度加大,由于銷售量以及農業補貼不及預期,一些農機生產企業的利潤下滑嚴重,“以前不管農機質量好壞國家都補貼,現在國家只對那種質量好的,適應市場需求的農機給補貼”。

      近期,星光農機在其招股書中也披露類似風險,“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方面,目前我國農機購置補貼金額基數已經超過200億元,未來將注重發揮補貼政策的引導作用,更加強調補貼在重點支持方向上的動態調整,著力向急需發展、先進適用、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服務到位的農機具傾斜。”

      星光農機坦言,由于政府對具體補貼對象、補貼機具種類范圍以及補貼標準都是動態調整的,未來公司產品仍存在不能獲得補貼或補貼金額較往年降低或補貼金額較競爭對手同類產品低的風險,將給公司產品銷售和盈利水平帶來重大不利影響。與此同時,在行業急速擴張之下,農業機械已經出現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激烈風險。

      星光農機透露,高技術、高附加值和發展前景良好的農機行業,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外農機企業和國內其他產業資本(如工程機械、汽車行業)的涌入,農機行業產能正在此背景下加速擴張,農機行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表現為低端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粗制濫造、高端產品內外資企業競爭加劇的特點,市場競爭手段主要依賴價格戰爭。

      “此前做的十年規劃,我們到時候會根據重組后企業業務以及定位綜合之后,再提出一個戰略規劃,也不是完全推翻,重新審視一下企業面臨的環境和資源稟賦。”劉翠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胡飛軍發自廣州 2011年高調進軍機械重工行業的奇瑞重工,曾在2011年立下千億元銷售收入的“十年規劃”。但僅僅過了3年,其股東卻準備將奇瑞重工80%股權轉讓出去。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安徽長江產權交易所公告顯示,奇瑞重工80%股份正被掛牌轉讓,掛牌起始價合計約27.84億元,這意味著奇瑞重工多位股東希望退出奇瑞重工。 奇瑞重工在短短3年時間內從無到有,農業裝備、工程機械、工程車輛和海洋裝備等資金密集型業務板塊都有涉及。而在去年6月,奇瑞重工擅自占用吉林省四平市農村集體耕地199.6畝未批先建被國土資源部通報,且奇瑞農機“質量門”也屢屢爆出。業內人士認為,在農機行業產能過剩初顯之下,國家對農業補貼管理趨嚴,奇瑞重工“砸錢”急速擴張、資產回報率太低等是其股東急于退出的原因。 80%股權謀求轉讓 資料顯示,總部位于安徽蕪湖的奇瑞重工成立于2011年6月,與奇瑞汽車均為奇瑞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控股)旗下的獨立法人企業,是“大奇瑞”在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礎上,意圖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板塊。奇瑞重工是奇瑞控股的八大板塊之一,公司業務涵蓋了海洋裝備、工程機械、專用車輛、農業裝備等多個領域,注冊資本3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查閱安徽長江產權交易所公告發現,對于這家成立3年發展迅速的公司,相關股東正在謀求轉讓股權。 掛牌公告顯示,奇瑞重工的股東分別為:持股46%的蕪湖市建設投資公司、持股30%的奇瑞控股、持股20%的蕪湖瑞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持股4%的蕪湖遠大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其中,除蕪湖瑞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外,在奇瑞重工持股比例達46%的蕪湖市建設投資公司、30%的奇瑞控股以及4%的蕪湖遠大創業投資公司三大股東均有意出讓所持公司股權。 上述奇瑞控股等三大股東的轉讓股份占奇瑞重工全部股權的80%,掛牌分為2個標的,分別為公司30億股中的18億股股份和6億股股份,對應掛牌起始價分別為20.88億元、6.96億元,合計約27.84億元。 公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末,奇瑞重工總資產為93.9億元,總負債為57.9億元,凈資產36億元。而在評估基準日(2013年12月31日),奇瑞重工經評估的凈資產賬面價值為30.1億元,評估價值為31.5億元,溢價4.65%。 苦心經營3年、擴張迅速的奇瑞重工,目前遭遇股東退出的局面,引來市場關注和質疑。 誕生于2011年6月的奇瑞重工,將“精準農業”作為重要突破口,據2013年1月12日《蕪湖日報》報道,奇瑞重工的遠景目標是成為全球知名的機械裝備主流品牌,并制定了“三步走”戰略規劃:到2015年,成為國內知名的裝備制造商,實現300億元銷售收入;到2020年,成為國際知名的裝備制造商,力爭實現1000億元銷售收入,四大業務進入國內前三位,部分業務實現國內第一目標;在此基礎上,再用5~10年時間,將奇瑞國際重工打造成世界級機械裝備主流品牌。 然而,在行業產能過剩,國家對農業補貼政策管理趨嚴之下,奇瑞重工上述千億計劃恐難實現。 業內人士認為,奇瑞重工在3年之內擴張速度太快,鋪的“盤子”太大,在行業產能過剩、競爭激烈之下遭遇到困難,這是其股東謀求退出的主要原因。 “奇瑞重工是一個新加入進來的農機企業,它發展很快,但是資產回報率太低了。”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公告顯示,奇瑞重工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38.6億元,凈利潤9066萬元,總資產87億元;而201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1億元,凈利潤僅為1520萬元,凈利潤增速下滑明顯,2013年資產回報率僅為1%,2014年上半年資產回報率僅為0.2%。 否認股東“不看好” “到行業一了解就知道,奇瑞重工發展太快了,實際上市場需求沒有想象中那么大,農機更新換代等也都有個過程。”上述資深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而且,奇瑞重工在擴張過程中已經暴露過一些隱患。2013年4月,奇瑞重工在東北圈地建產業園未批先建被國土資源部通報。國土資源部公告顯示,奇瑞重工未經批準,擅自占用吉林省四平市鐵東經濟開發區山門鎮塔山村集體耕地199.6畝進行建設,其后四平市國土資源局對奇瑞重工違法圈占的121.46畝土地作出行政處罰,責令該公司退還違法占用的土地,并處罰款48.6萬元。去年6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曾報道,奇瑞重工農機在河南、內蒙古及安徽等地被指頻頻出現質量問題。 面對來自業內的質疑,奇瑞重工新聞發言人之一劉翠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并非大股東不看好,而是政府這塊的資金原來就用來想孵化產業,非常重視農業機械,發展了3年,目前來看企業創業發展已經初步具有一定規模了,所以國有資本希望適時退出股份,引入產業投資和股權投資資金,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機會”,“我們是希望引入產業資本和股權資本,給企業一個更好的平臺,對其進行轉型升級,而且不改變企業注冊地,依舊在蕪湖”。 中投顧問機械行業研究員段嘉宣則對記者表示,安徽省國企改革已經進入關鍵階段,地方國企股權調整、戰略重組、業務整合等諸多工作逐漸鋪開,奇瑞重工股權出售正是地方政府國資改革的重要標志,或是為了謀劃裝備業的改造升級。 此前將奇瑞重工列入八大板塊之一的奇瑞控股,也打算將奇瑞重工剝離。“奇瑞控股此前也是配合地方政府孵化產業,并且共享上下游資源優勢,現在退出主要是想聚焦發展乘用車板塊。”劉翠平說。 農機補貼趨嚴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業內人士坦言,近年來農業機械行業利潤下滑較大,國家對農機補貼審計監督力度加大,由于銷售量以及農業補貼不及預期,一些農機生產企業的利潤下滑嚴重,“以前不管農機質量好壞國家都補貼,現在國家只對那種質量好的,適應市場需求的農機給補貼”。 近期,星光農機在其招股書中也披露類似風險,“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方面,目前我國農機購置補貼金額基數已經超過200億元,未來將注重發揮補貼政策的引導作用,更加強調補貼在重點支持方向上的動態調整,著力向急需發展、先進適用、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服務到位的農機具傾斜。” 星光農機坦言,由于政府對具體補貼對象、補貼機具種類范圍以及補貼標準都是動態調整的,未來公司產品仍存在不能獲得補貼或補貼金額較往年降低或補貼金額較競爭對手同類產品低的風險,將給公司產品銷售和盈利水平帶來重大不利影響。與此同時,在行業急速擴張之下,農業機械已經出現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激烈風險。 星光農機透露,高技術、高附加值和發展前景良好的農機行業,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外農機企業和國內其他產業資本(如工程機械、汽車行業)的涌入,農機行業產能正在此背景下加速擴張,農機行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表現為低端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粗制濫造、高端產品內外資企業競爭加劇的特點,市場競爭手段主要依賴價格戰爭。 “此前做的十年規劃,我們到時候會根據重組后企業業務以及定位綜合之后,再提出一個戰略規劃,也不是完全推翻,重新審視一下企業面臨的環境和資源稟賦。”劉翠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亚洲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区|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国产精品 |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日本| 爱情岛亚洲论坛在线观看| WWW亚洲色大成网络.COM|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亚洲国产SUV|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在线观看亚洲天天一三视|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 国产乱辈通伦影片在线播放亚洲 |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亚洲xxxxxx|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一区 |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18gay台湾男同亚洲男同|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丶| 亚洲私人无码综合久久网|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