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1 00:59:2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記者 劉明濤
2009年10月30日,背負著投資者的熱切期待,創業板首批28只個股頭頂高成長“光環”集體上市,上市首日被爆炒盤中不斷停牌。
4年后的今天,當年搶灘登陸的28只創業板股再度接受市場檢閱,到底誰是增長之王?到底誰又成了披著“高成長”外衣的“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通過統計為投資者一一揭曉。
網宿科技完成逆轉/
42.97% 、89.59% 、147.94%——這是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前三季度網宿科技(300017,收盤價71.80元)凈利增速,公司也藉此居于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成長性之首。
網宿科技上市前,2007年、2008年凈利分別增長63.04%和43.74%,兩相比較,凈利增速有放緩跡象;2009年,網宿科技登陸創業板,但剛上市便交出不及格答卷,當年凈利潤僅增長4.78%;而到了2010年第一季度,網宿科技業績竟然出現下滑,令市場大跌眼鏡,關于其業績變臉的“聲討”響徹創業板上空。
面對市場質疑,網宿科技將業績下滑的原因歸結為人員擴充以及加大了固定資產投入。然而,分析人士認為,過了上市之初的陣痛期,網宿科技在近三年完成逆轉,上演了一出“烏雞變鳳凰”。
2011年,產品結構優化后的網宿科技,當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3.67%,扭轉了2009、2010年的下滑頹勢;2012年,網宿科技凈利潤同比增長89.59%;2013年前三季度,網宿科技凈利同比增長高達147.94%。
另一只個股的業績表現雖不如網宿科技搶眼,但上市以來始終保持了高增長態勢,它就是主營戶外用品的探路者 (300005,收盤價13.72元)。
分析人士認為,探路者可算是創業板首批上市28只個股中的 “高富帥”,上市當年,凈利同比增長就達72.92%,當時僅次于鼎漢技術、神州泰岳和吉峰農機。
不過,相比鼎漢技術等三只個股業績的 “高開低走”,探路者除2010年凈利同比僅增22.4%以外,近三年都保持了穩定增長。2011年和2012年,隨著所處領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探路者凈利同比分別增長98.81%和57.44%;今年前三季度,探路者繼續強化線下終端零售管理,并大力推動線上電商渠道平臺建設和推廣,同時將線下業務引入線上,逐步推進“商品+服務”的O2O經營模式,最終前三季實現凈利同比增長74.16%,成為創業板里名副其實的績優股。
5個股相比上市首日翻倍/
在創業板開板時,由于市場激情膨脹,導致28只個股不論好壞都遭遇資金猛炒。自去年底以來,隨著創業板開啟一波牛市,不少個股收復失地并屢創新高,但盡管如此,還是有不少個股股價仍大幅低于上市首日最高價,正在苦苦“爬坑”。
那么,哪些個股在領銜“爬坑”呢?經統計,三只醫藥股進入視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昨日(10月31日)收盤,樂普醫療股價僅為12.58元,雖較歷史最低價7.47元反彈了68.41%,但與上市首日最高價42.26元(前復權,下同)相比,跌幅達70.23%。
除樂普醫療外,另兩只醫藥股安科生物與北陸藥業同樣處于股價“爬坑”階段。昨日上述兩個股分別收于14.80元和7.14元,較各自上市首日最高價22.54元和11.17元分別下跌34.34%和36.08%。
除此之外,上海佳豪、立思辰、特銳德、中元華電、硅寶科技和寶德股份目前股價同樣未收復4年前高點。因此,創業板首批上市的28只個股中,累計有9只個股未能收復上市首日高點,占比達32.14%。
當然,創業板首批28只個股中也不乏一些牛股。記者以28只創業板股上市首日收盤價為基準,與昨日收盤價相比,有14只股價實現上漲,剛好占到50%。其中,網宿科技、機器人、華誼兄弟、紅日藥業以及億緯鋰能漲幅全部實現翻倍,這5只個股恰好代表了5個不同領域,分別是互聯網、工業自動化、傳媒影視、醫藥和新能源行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