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反彈 投連險仍未走出“冷宮”
2009-06-12 01:58:56
每經記者 趙怡原 發自上海
受2008年資本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曾經風光無限的投連險被打入冷宮,進取成長型投連險賬戶收益下跌最為嚴重,賬戶資金虧損比例多達50%以上。然而,近期資本市場逐漸回暖,大盤反彈逼近3000點,曾經虧損的投連險賬戶略有回升。
“盡管股市反彈,但投連險的銷售成績依然是零,投連險已經幾個月無人問津了。”太平人壽上海分公司的黃宜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不論在任何時期,都建議投資者以基礎保障為主,基礎保障健全了之后可以考慮投連險的投資,但不能短期持有,一定要堅持長期投資。”
仍未走出“冷宮”
昨日,記者采訪了包括泰康人壽、太平人壽、海爾紐約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他們都對記者表示,現在投連險依然沒有人購買。“公司的精力其實都不在投連險上,大家都在推保障類的產品”,泰康人壽研發部的顧海建對記者說,“其實現在各家保險公司都開始不賣投連險了,全部都在銷售傳統的壽險,投連險主要集中在銀行保險,但根據監管部門規定,通過銀行儲蓄柜臺銷售的投連險也都要下架,為了規避風險,現在保險公司銷售的都是期繳產品。”
黃宜平對記者表示,如果投資者有了健全的保障,隨著資本市場回暖也可以考慮投資投連險,“但是如果投資者不主動咨詢,我們不會做投連險方面的指導,在這個時期,還是建議投資者要謹慎。”顧海建也表示,“雖然股市回暖,但還是要慎重選擇投連險,并不建議這個時期盲目購買。”
事實上,回顧過去大量關于投連險的投訴發現,對于投資業績不滿、大幅虧損的投資者固然不少,但也有一部分投資者對費用過高表示詫異,尤其是期繳型投連險最初數年高達20%~50%的初始費用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投連險口碑不佳。加上由于資本市場的低迷,今年1月份保監會向保險公司下發了 《關于進一步加強投資連接保險銷售管理的通知》,3月15日起禁止通過銀行儲蓄柜臺銷售投連險,似乎對投連險的生存命運“判了刑”。
黃宜平對記者表示,資本市場的回暖短期內不會改變投連險的 “命運”,現在多家保險公司的心思也都在傳統保障型產品上。
進取型、平衡型回暖明顯
根據記者對5月份多家保險公司投連險賬戶收益統計來看,投連險的各種類型賬戶均有回暖跡象。如聯泰大都會的偏股和股票型、金盛人壽穩健型、國泰的增長型、太平洋安泰的指數成長型、泰康人壽平衡增長型等。而新華人壽的創世之約投連險月漲幅達到7.19%。只有中國人壽的平衡增長賬戶逆勢下跌4.24%。
泰康人壽研發部的顧海建對記者表示,如果現在購買投連險,需要選擇投資能力強的保險公司,著重關注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應該根據市場變化調整賬戶,才能緊跟市場走向。現在建議關注進取型賬戶和平衡型賬戶。
由于進取型賬戶資金多數投資于股市,即使資本市場回暖,影響傳導至產品本身也需要一定時間。盡管這樣,部分進取型賬戶收益仍有小幅回升,在統計內的所有上榜賬戶收益率均為正,中意智尊策略增長型賬戶打了翻身仗,收益率漲幅高達212%。
而平衡型賬戶更是收益可觀,在統計內的保險公司中,除了信誠人壽平衡型賬戶收益為-1.35%,其他均為正收益。泰康平衡配置賬戶2.28%的收益率較其上期的-0.75%漲幅較大,超過400%。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