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09-05-05 10:45:18
隨著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建設“兩個中心”的意見的頒布,上市公司在不同市場和層次間的轉板制度也浮出水面。《意見》在第七條“加強金融市場體系建設”中規定,拓寬上市公司行業和規模覆蓋面,適應多層次市場發展需要,研究建立不同市場和層次間上市公司轉板機制,逐步加強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主板地位和市場影響力。
建立轉板機制是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需要。我國目前已有主板市場,有三板市場,不久還將推出創業板市場,實行轉板制度后,上市公司在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三板市場之間互相流通,使不同層級的市場找到與自己相匹配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找到自己合適的市場。
不過,轉板制度不應該僅限于此,還應該有進一步的拓展。如在主板市場中,允許深市上市公司轉板到滬市,也允許滬市上市公司轉板到深市。
目前上市公司基本上是上市定終身。凡在滬市上市的公司,只要不被退市,就只能終身在滬市掛牌。深市公司亦是如此。這種做法不僅于上市公司的發展不利,也與交易所的發展不利。
作為上市公司來說,在一家交易所掛牌上市后,每年向交易所繳納上市費用是天經地義的。但上市公司能否得到交易所方面所提供的服務,那就另當別論了。交易所除了收取上市費用,對上市公司進行監管之外,在為上市公司服務方面往往存在不足,服務功能甚至嚴重缺乏,以至影響到上市公司的融資,影響到上市公司的發展。如果允許轉板,哪家交易所的服務質量好,上市公司就轉板到哪家交易所,這對于上市公司的發展顯然是有利的。
不僅如此,轉板制度的建立也有利于提高交易所的競爭力。在上市定終身的環境下,交易所服務上市公司的意識差,也談不上有什么競爭力。允許上市公司轉板,服務質量好的交易所更容易受到上市公司的歡迎。這樣滬深交易所自然會注重提高服務意識,從而提高競爭力。特別是在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背景下,這也有利于在國際上提高滬深交易所的競爭力。尤其是滬市,有意把自己打造成國際板,但如果沒有良好的服務與競爭力,國際板將只能是一個“夢想板”。
此外,允許滬深上市公司轉板,這也是適應兩大交易所未來發展的需要。如滬市有意建成藍籌板,那么,在滬市掛牌的一些中小公司與“藍籌板”的發展目標不符。這些公司與其在滬市受冷落,還不如轉到深市掛牌更有利。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